助。你先读读这本书,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林逸接过书,心中充满了感激:“谢谢先生,我会好好读的。”
李明远又说道:“如果你愿意,可以来我的书店帮忙,这里经常有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来讨论时事,你会学到很多东西。”
林逸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从那天起,他白天在书店帮忙,晚上则如饥似渴地阅读《资本论》。虽然书中的内容晦涩难懂,但林逸凭借着坚韧的毅力,一点一点地理解其中的深意。
在书店的日子里,林逸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中有留学生、工人、学生,还有像李明远这样的文人。他们常常聚在一起,讨论国家的未来,探讨救国的道路。林逸发现,虽然大家的出身和背景不同,但都有着一颗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心。
有一次,书店里来了一位年轻的留学生,名叫陈浩。陈浩刚从日本留学归来,他带来了许多新的思想和知识。他向大家讲述了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经验,以及西方列强的先进技术和制度。
“我们不能总是被动挨打,”陈浩激动地说,“要想救国,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同时结合我们自己的国情,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
林逸听得热血沸腾,他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盲目反抗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拯救国家和民族,必须从思想和制度上进行变革。
在陈浩的启发下,林逸开始更加深入地研究各种思想和理论。他阅读了大量关于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书籍,同时也关注着国内的各种改革和革命运动。他发现,革命党人正在为推翻清政府而努力,而一些维新派人士则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国家。林逸明白,这些力量虽然方向不同,但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国家的未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逸的思想逐渐成熟。他意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国家落后的主要原因,只有推翻清政府,建立一个民主、科学的新国家,才能真正拯救百姓。于是,他决定加入革命党。
在李明远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