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林宇王玉芬的女频言情小说《重回80:从渔村赶海到纵横大洋林宇王玉芬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性感小刁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回到家,母亲依旧在织网,看到林宇自己一个人回来,有些失望。“小宇,二妮呢?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林宇顿时就笑了,“妈,她回家了,平白无故的,人家往咱家跑干啥?”“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妈都看的出来,二妮喜欢你,二妮是个好姑娘,你要是能把她娶回家,妈做梦都能笑醒。”王玉芬说着。不过她心里也明白,这事多少有些不现实。现在不是以前了,以前一袋高粱米,就能把媳妇娶回家,甚至有的人家,什么都不要,只要能嫁过去吃饱饭。现在,不说三转一响,怎么也得有新衣新被吧,这些他们家都拿不出来。想到这里,王玉芬的脸上瞬间一暗,心里感觉对不起儿子。看到母亲的脸色变化,林宇瞬间就觉察到了,呵呵一笑,安慰道:“妈,结婚这事不急,也不用你操心,彩礼我自己能挣。”...
《重回80:从渔村赶海到纵横大洋林宇王玉芬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回到家,母亲依旧在织网,看到林宇自己一个人回来,有些失望。
“小宇,二妮呢?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
林宇顿时就笑了,“妈,她回家了,平白无故的,人家往咱家跑干啥?”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妈都看的出来,二妮喜欢你,二妮是个好姑娘,你要是能把她娶回家,妈做梦都能笑醒。”王玉芬说着。
不过她心里也明白,这事多少有些不现实。现在不是以前了,以前一袋高粱米,就能把媳妇娶回家,甚至有的人家,什么都不要,只要能嫁过去吃饱饭。
现在,不说三转一响,怎么也得有新衣新被吧,这些他们家都拿不出来。想到这里,王玉芬的脸上瞬间一暗,心里感觉对不起儿子。
看到母亲的脸色变化,林宇瞬间就觉察到了,呵呵一笑,安慰道:“妈,结婚这事不急,也不用你操心,彩礼我自己能挣。”
“这风越来越大,你还是赶紧进屋去织吧,瑶瑶呢?”说着,林宇就上前帮忙收拾了起来,“看这架势,这风得刮好几天。”
“瑶瑶在屋里睡着了,这会风太大,你赶紧找点什么东西,将门窗都挡一下,瑶瑶在里面睡觉,别再吹出什么病来。”王玉芬一阵着急。
家里的房子年久失修,原本规整的土坯,有的地方已经脱落,裸露出里面粗糙的沙石和夯实的泥土。房子的地基也有了明显的下沉,墙角处出现了一道道宽大的裂缝,门窗老旧的被风这么一吹,就嘎吱嘎吱作响,根本就关不上,遇到这种大风天,就活该要遭罪。
现在还好说,可要是到了冬天,还不知道要怎么过呢。
家里没有木板,也没有钉子,林宇只能找一些木头,将门窗顶上,至于露出缝子用柴草都赌上,风勉强是进不去了,可屋里面漆黑一片。
房子必修得修,而且越快越好,甚至重要性要超过衣服和棉被。
坐在屋子里的林宇,想到这些,顿时有一种百废待兴的感觉。也让他不禁心中感慨,别人重生不是皇孙贵胄,就是修仙大佬,最起码也要带个金手指。
他可倒好,什么都没有,你说气不气人?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如今也只能迎难而上,仔细想想,如何房子翻修下来。由于是土坯房,最重要的则是木材和秸秆和茅草。
秸秆和茅草还好说,附近山村只要种地,谁家都能要一些,不然也是被烧火了。
关键还是木材,房梁、门窗和屋里隔断,都需要木材。他们这小地方,可没有木材批发市场,想要购买木材,那就得去山里。
不过在山里,想要购买木材也不容易,虽然如今山地也已经分配到了个体农业户,但是木材属于管控的物品,想要购买必须有相应的手续才行。
“看来,还是得找村长帮忙才行。”林宇暗暗地想。
大风吹了一天一夜,依旧没有任何停止的意思。
第二天退潮,林宇背着一个渔笼和鱼竿,顶着大风就出了门。
大风天,海浪非常大,海里鱼虾蟹受到巨大影响,就会分不清方向,有一些会直接游到岸边,到了浅海更加身不由己,就会被海浪直接冲到岸上。
这正是海边捡鱼的好时机。
然而,林宇沿着海岸走了十几分钟,却一条鱼都没看见,正奇怪的时候,看见远处一个水窝中一条大鱼浮在水面,时不时地拍打着尾巴。
“大黄花鱼!”
林宇眼前一亮,瞬间眼疾手快,上去一把拽住尾巴拎起来。
大黄花鱼是一种暖温性集群泅游鱼类,在海边大风天气下,其洄游路线可能会被打乱,它们的身体结构使其在应对大风浪时比较吃力,容易被海浪冲击到岸边。
由于是群游鱼类,所以在海边发现一条,那就肯定还有更多。
果然,林宇在前面,陆陆续续又发现了五六条,而且个头都不小,每条都有三到五斤的样子。
林宇继续搜寻整个海岸,走到一片礁石尽头的时候,背笼里的鱼加起来超过五十斤。
这可把他高兴坏了。
这些鱼拿去卖,肯定又能卖不少钱。
捡完了鱼,他就来到了鹰嘴礁,将背篓放下之后,在礁石缝隙中找到了自己蟹笼的绳索,这才松了一口气。
鹰嘴礁来来往往的人,平时最多,他真担心自己的蟹笼被发现,蟹笼被被人顺走了。
只是提着蟹笼的绳子,林宇的脸上就瞬间一喜,他能清晰的感觉到蟹笼重了很多。当然,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 因为进入蟹笼的有可能是石头蟹或者是一些其他不值钱的东西。
关键还要看进了多少花盖蟹。
将蟹笼提上来,里面满满登登,透过蟹笼的缝隙,能够听到里面稀里哗啦的声音。打开盖子瞅了一眼,林宇就晓得合不拢嘴。
这一笼可以,打眼一看,就看到了三四只花盖蟹,倒出来肯定更多。
找了一个空地,他将蟹笼里得东西一股脑的倒了出来。
最先滚落在地的是几只威风凛凛的青蟹,它们体型硕大,蟹壳宛如坚实的铠甲,青黑的色泽透着海洋的深邃。大钳子在空中挥舞,发出咔咔的声响,然后就像开溜。
林宇眼疾手快,赶紧又将它们抓回蟹笼当中。
青蟹也是好东西,虽然比不上梭子蟹和花盖蟹,但是个头大,蟹肉鲜美,也能卖不少钱。
最多的还是那些小巧玲珑的沙蟹,它们行动敏捷,一落地就横冲直撞,沙色的蟹壳与地面融为一体,若不仔细瞧,还真难以分辨。这些沙蟹虽然个头不大,沙滩上随处可见,林宇根本对它们不加理会。
他的目光全都聚在那几只花盖蟹身上,它们色彩斑斓的蟹壳格外引人注目,红、黄、蓝相间的花纹像是被大自然精心绘制的艺术品,格外的漂亮。花蟹们不像青蟹那般莽撞,而是较为安静地待在原地,偶尔舞动一下钳子,仿佛在展示自己的优雅。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
花盖蟹只需要放进锅里清蒸,就非常美味,其肉质紧实有弹性,轻轻咀嚼,鲜美的汁水四溢而出,带着淡淡的清甜,那是一种纯粹而又自然的味道,没有丝毫杂质,无论是蟹腿还是蟹身的肉,都鲜嫩无比,让人欲罢不能。
这也人们一直喜爱的原因。
除了各类螃蟹,几只透明的虾和小鱼也在其中,虾的个头不小,都有手指大小,虽然不能拿去卖,但是拿回去吃还是可以的。
至于那几条小鱼,林宇直接将它们扔回了大海。
第一笼的收获还不错,虽然没有爆笼,但是这样的收获林宇已经相当满意了。如果五个蟹笼都能像第一笼这样,那就收获不小了。
毕竟,就算出海捕鱼,也不一定能补到这么多。
做完这些,它就朝着第二个蟹笼点走去。
第二笼在老沙口,这里有人工修的堤坝,堤坝缝隙也是花盖蟹喜欢藏身的地方,只是这里显然林宇有些估算失误,只捕捉到了两只花盖蟹,其余全是沙蟹和小鱼。
这一笼算是白下了。
不过他也气馁。
毕竟,这东西不能强求。
但是剩余的三个蟹笼,全都给林宇带来巨大惊喜,每一个蟹笼中都有十到二十只花盖蟹,另外还有几只大青蟹,算是爆笼了。
林宇兴奋了。
这么一算下来,五个蟹笼,一共捕捉到了五十多只花盖蟹,十几只大青蟹,两种螃蟹加一起,得有三十多斤。在加上捡了五十多斤鱼,这个大风天没白出来,收获颇丰。
“谁说没船不能出海,就捕捉不到鱼的?” 林宇看了一眼自己的背篓,心中异常兴奋。这一下,冬衣冬被的钱就出来了。
林宇背起背笼,手里提着蟹笼,正要往回走,突然听见“噗通”一声。
是对面的一片礁石区里的动静,他走过去,定睛一瞅,眼睛瞪的老大。
“我的天,一米多长的大鲅鱼。”
“这下发财了!”
梭子蟹林宇不抱太大希望,毕竟,能不能碰到,运气的成分占一大半。这种赌运气的事情,也只能抱着一试的态度去做。
林宇将希望寄托在花盖蟹上,只要蟹笼编的好,饵料放的好,就会有一定的收获,至于收获多少,就看他的饵料有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了。
大锅上热气蒸腾,还没揭开锅盖,就已经闻到了白面馒头的清香味。馋的的林瑶直流口水,时不时地问一句,什么时候能好。
开锅十分钟之后,当母亲王玉芬揭开锅盖的瞬间,一股热气扑面而来,裹挟着馒头特有的香甜气息。映入眼帘的是满满一笼蓬松饱满、洁白如雪的馒头,用手微微一按,馒头便会迅速回弹。
母亲的馒头蒸的太好了,松软透气,香气扑鼻。
眼瞅着小家伙馋的直流口水,母亲率先拿出一个,递了过去,“用筷子扎上,慢点儿吃,别烫着。”
说着,又给林宇递过来一个。
林宇就抱着妹妹林瑶,坐在门槛上,心满意足的吃了起来。馒头的绵软,带着丝丝甜味,这一刻让一家人得到了无比得满足。
母亲又做了个海带汤,这才在炕上放了桌子,拿了碗筷,一家人围在了桌子前。
“馒头真好吃,我要吃五个。”小家伙一脸天真,信誓旦旦的说。
不过谁也不相信,母亲蒸的馒头比桃子都大,要是吃五个,肚皮还不撑爆了?
“妈,你多吃点儿,可别不舍得,二十斤面呢,能吃好长一段时间呢。”看着母亲小口小口的咀嚼,林宇赶紧说道。
“你们吃,妈不爱吃馒头。”
王玉芬笑着说。
面虽然买不少,但是哪能天天吃白面馒头?往后的日子还不知道怎么样呢,得节省点儿,再苦都不能苦孩子。
“妈,哪有人不爱吃白面馒头的?你要是不吃,那我也不吃了。”林宇放下碗筷,说道。一听哥哥这样说,旁边的林瑶慢悠悠的也放下了馒头,似有不舍的跟着说:“妈不吃,那瑶瑶也不吃了。”
两个孩子如此懂事,让母亲王玉芬心中感动,眼泪瞬间打满眼圈,“好孩子,妈吃着呢,你们也赶紧吃,快拿起来吃。”
眼瞅着两个孩子依旧不动,王玉芬大口的咬了一口馒头,接着说道:“你们看,妈大口吃了,你们赶紧吃。”
眼见如此,林宇这才重新拿起了馒头,笑着说道:“妈,这才对嘛!你放心,以后儿子养家,大米白面肯定管够,你就放心的吃,大胆的吃。”
王玉芬愣了一下。
儿子这是真的长大了,知道心疼妈妈,还要扛起家庭重担。
不管是否真的能做到,光是这一份心意,就值得肯定和表扬。
而就一家人温馨的吃着馒头的时候,门外传来了叫骂声,“王玉芬,你给我出来,你给我说清楚,今天你不给我一个交代,我跟你没完。”
一听是二婶那猪嚎一般的嗓门,林宇就知道,是他拔了地里的萝卜和白菜,被发现了。
“瑶瑶,把馒头放下,晚一点儿再吃。妈把馒头收起来,换上今天早晨吃的蚬子和螺肉。”
母亲王玉芬微微一怔,不明白林宇搞什么名堂,但还是快速的将馒头藏进了碗柜里,把早晨吃的蚬子和螺肉端了上来。
刚做完这一切,二婶就一脚踹开了门,气恼的冲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奶奶。
“什么味儿?蒸馒头了?”这一进屋,二婶抽了抽鼻子,第一句话竟然是问什么味儿。毕竟,这馒头的味道满屋子都是,她眨巴眨巴嘴,明显是馋了,眼珠子在饭桌上扫了一眼,看还是蚬子和螺肉这才重新露出凶相:“说,地里的白菜和萝卜,是你们拔的不?”
“是我拔的。”林宇抬头,翻了个眼皮,毫不避讳的回答,“上次说了,你们要是不自己收拾,我就给你们拔了。”
“你个小兔崽子,还反了你了。”二婶刘桂兰顿时气急败坏,指着林宇的鼻子就骂:“我家的菜,你凭什么拔?那好好地菜还没长到时候,你全给我拔了,你这不是祸害人吗?我看你这个小杂种,就是欠教养,有爹生,没爹养......”
这话一骂出口,林宇一瞬间就炸了,“哐”的一声,将碗在桌子上摔成两半,然后腾的一下站起来,将手里的那一半对准刘桂兰的脖子。
“你再骂一句,我就让你见血。”
林宇的动作可吓坏了王玉芬,生怕林宇冲动做出傻事儿,连忙抢夺林宇手里的碗片:“小宇,别冲动,你可不能做傻事,听妈的话,把碗放下。”
结果林宇非但不放下,还将碗片又朝着刘桂兰又伸近了几分,吓得刘桂兰眼珠子瞪溜圆,躲到了老太太身后去,“妈呀,你看看,你孙子疯了,要杀人啦!”
老太太也吓得不轻,脸色发白,半天才缓过神来,“小宇,听奶奶的话,把东西放下,有话好说。”
林宇眼神冰冷,透着阵阵寒意。
“没什么好说的,地必须还回来,我要是再看见我家地里种上别人家乱七八糟的东西,就不是今天这个态度了。反正我们娘三都活不下去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不让我们活,谁也别想好过。”说完,林宇坐下,又跟没事人一样,往嘴里塞螺肉。
眼瞅着林宇稳定下来,王玉芬顿时松了一口气,她镇定了一下情绪,目光看向了老太太,也硬气了一回,“老太太,你就算不为我考虑,你也得为你孙子和孙女考虑一下吧!没错,我是改嫁了,我改嫁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你孙子孙女能有口饭吃?”
“你儿子死了,我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瑶瑶还那么小,但凡你们帮衬我一点儿,我至于带着两个孩子改嫁到别人家去讨饭吃?”
“我儿子说的没错,地必须还回来,没有商量的余地。你是我孩子父亲的娘,上一次你打我,我不还手,但是绝不会有第二次了。为了我的孩子,为了他们不再天天吃螺肉,我什么事儿都做的出来。”
说到此处,母亲已经一把鼻涕,一把泪。
这一次,她是真的下定决心了,为了两个孩子,她必须硬气起来。
老太太神色似乎有些松动,毕竟林宇和林瑶是她亲孙子,还能真看着他们饿死?可身后的二婶,依旧不服,“你吓唬谁呢?我就不还,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话刚说完,“咣”的一声,又一个碗被摔碎,这一次不是林宇,是母亲王玉芬,碎碗直接就对准了二婶刘桂兰,“要不你试试?你看我敢不敢在你脖子上划一刀。”
刘桂兰浑身吓了一哆嗦,赶紧缩回脑袋。
此时的王玉芬红着眼,满是杀气。
回想以前,她带着两个孩子,以为自己忍气吞声,别人就能对自己孩子好,可换来的却是变本加厉。
儿子说的没错,人善被人欺,为了两个孩子,她都必须刚强,大不了就是烂命一条。
这一瞬间,整个房间的气氛都凝固了。
谁也没想到,以前逆来顺受的王玉芬吗,竟然摔碗发狠了。
就在这个时候,院外传来的脚步声,打破了凝固的气氛,定睛一瞅,竟然是大春哥,还有村长。
村长是个身材佝偻的小老头,披着一件衣裳,嘴里叼着个烟袋,一进屋看到这幅情景,立马脸色沉了下来,呵斥道:“玉芬,这是干什么,把碗放下。看把你能耐的,还动上碗片了,你要是这么能耐,别怪我赶你们出村子。”
村长一边说,身后的大春哥连忙给王玉芬使眼色,王玉芬这才放下手中的碗片。
“村长,你来的正好,你给评评理,这小兔崽子,把我们家地里的萝卜白菜全拔了,这不是糟践人吗?”二婶刘桂兰立马告状。
“行了,你也别委屈。你只说人家拔了你的菜,你赖着人家地是一字不说,那叫有理?”村长吧嗒了几口烟,说道:“今天我做主,把地还回来。老姐姐,不是我说你,这手心手背都是肉,你看他们娘三每天吃的都是什么?这不是你孙子?这不是你孙女?你就那么忍心?”
老太太被说的面红耳赤,一句话说不出来。
“村长,话可不能那么说啊,她当初可是改嫁了,我婆婆才把地给我们种的。您虽然是村长,你也得搞懂前因后果呀!”
老村长一听这话,立马火大了。
“就算改嫁了,现在回来,地也应该还回来,我说的。你要是不服气,回头让你们林洋来找我。”
老村长以前是革命战士,扛过枪打过仗,又为村子奉献了半辈子,在村子里威望很高,村子里年轻人谁见了都得叫一声三爷爷。
听他这么一吼,就算刁蛮的二婶,也立马闭嘴了。
“好了,这件事儿,就这么定了, 我还有事儿先走了,你们谁也不许再闹。”老村长咳嗽两声,这才不紧不慢的出了屋子。
眼看这事闹得村长都来了,二婶也知道几乎没有反转的余地,气的直跺脚,紧跟着老村长的身后气呼呼的走了。
奶奶则是看了一眼母子三人,又看了看桌子上的螺肉,张了张嘴,半天没说出话,也跟着走了。
“师娘,没事吧!”王大春率先问道。
此时的王玉芬,这才松了一口气,好像泄了气的气球,一下子瘫软在炕上。她自己都不知道,当时哪来的那么大勇气,现在想想,都不敢相信那是自己。
林宇紧紧攥着装有药品的袋子,额头上满是汗珠,顺着脸颊不停地滑落,头发也被汗水浸湿,一缕缕贴在头皮上。胸膛剧烈地起伏着,每一次呼吸都像是拉风箱一般沉重而急促。
路过一段崎岖的山路时,他丝毫没有减速。他眼神坚定地望着家的方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快点回去,妹妹还在等着药。
83年得渔村环境,买药存在诸多困难。
医疗条件和医药资源匮乏,药店数量比较少,分布也不够密集,并且只有在距离渔村十几公里的古城熊岳城,才有药店分布。
药店的药品供应也有限,一些常见的药品,如感冒、发烧等常用药经常缺货。
林宇全凭一双脚,在熊岳城跑了三家药店,这才买到了退烧药。
一瓶阿司匹林。
拿到药之后,林宇不敢有丝毫耽搁,又马不停蹄地往回跑。
他跑过村子里的那片小沙滩,脚下的沙子让他步伐有些踉跄,天也已经黑了,连路都看的不太清了。
但他咬着牙,双臂奋力摆动,带动着身体向前。此时,他的喉咙像是被火灼烧着一般疼痛,干裂的嘴唇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那呼出的气息在他面前形成一团团白色的雾气。
远远地,看到自家那座破旧的房子,林宇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喊道:“妈,我回来了!” 声音因为疲惫和焦急而变得沙哑,却带着无尽的力量,仿佛要冲破这海边小村的宁静。
屋内,昏黄的油灯于幽暗中明明灭灭。
林瑶躺在炕上,仿若被恶魔诅咒,周身被高热的烈焰紧紧裹挟。那原本粉嫩的脸颊,如今仿若被地狱之火灼烧,红得近乎妖异,仿若能滴出血来。
她秀眉紧蹙,痛苦在那两道弯弯的眉峰间刻下深深的沟壑,干裂的唇瓣微微开启,每一次呼吸都似破旧的风箱艰难拉动,粗重的哮鸣音在寂静的屋内回荡,喉咙深处不时逸出几缕痛苦的低吟。
母亲王玉芬僵坐在炕沿,眼眸之中满溢着惊惶与焦虑,仿若汹涌的潮水。她那一双饱经风霜的手,在林瑶的额头、脸颊与脖颈间急速穿梭,徒劳地用浸过冷水的毛巾轻轻抚触,妄图为女儿驱走这如影随形的高热。
可于事无补。
看着女儿难受的样子,母亲的心都揪在一起,她的嘴唇微微颤抖着发出几声无意识的呢喃,双手也紧紧地攥着衣角,指节都因用力而泛白,一双无神的眸子时不时焦急的望向窗外。
就在这时,林宇那充满急切的呼喊声仿若一道惊雷,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
母亲王玉芬的身体像是被一股强大的电流瞬间贯穿,不由自主地剧烈颤抖了一下,紧接着,目光如利箭般射向门口。
只见林宇脚步踉跄而慌乱地冲了进来,他的头发犹如一蓬乱草,汗水在额头上肆意流淌,顺着脸颊滑落,打湿了他的衣领,他高高地举起手中的药袋,声音因为激动而变得尖锐:“妈!妈!药,我买回来了,妹妹有救了!”
母亲王玉芬有那么一瞬间像是被施了定身咒,整个人呆立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
林宇着急说道:“妈,赶紧给妹妹吃药吧,药店的说了,这药退烧最好、最快!”
仅仅一秒,母亲的脸上先是如湖面被投入石子般泛起层层惊愕的涟漪,随后,从呆立中醒来被喜悦包满,那喜悦就如同烟花在夜空中绚烂绽放,将她整个人都点亮了。
她全然顾不上品味心中这汹涌澎湃的兴奋之情,身体几乎被本能驱使,以最快的速度抢过林宇手中的药袋,转身手忙脚乱地倒了一碗水,水在碗中晃荡着,溅出了一些在她的手背上,她却仿若未觉。
接着,她用那因激动而微微战栗的双手轻柔地扶起妹妹林瑶那绵软无力的身体,眼神中满是慈爱与急切,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瑶瑶,乖孩子,来,把药吃了,吃了药,病就好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妹妹已经烧了好几天了。
在如今这医疗条件匮乏的年代,一直这么烧着是会死人的。
给妹妹喂了药,母亲就守在一旁,握着妹妹林瑶的手,眼中依旧担忧,这一守就是三个小时,母亲一直握着妹妹的手,一步也不离开。
看到母亲憔悴的面颊,林宇一阵心疼。
她肯定一天没吃东西。
林宇双唇紧抿,默默地踱步至灶台。
他缓缓抬手揭开锅盖,锅内空荡荡的,唯有锅底那一层几近干涸发黄的泔水,散发着些许刺鼻的气味。
显然,母亲真的一天都没吃东西。
他又来到水缸旁,目光所及之处,是一只破旧且布满青苔的木桶,桶里的景象更是令人心酸。一些花蚬子在浅浅的、浑浊不堪的水中有气无力地张合着那脆弱的壳。旁边,几只石头蟹蜷缩在角落里,看到林宇过来,伸展着那坚硬有力的钳子。
另外,水盆里,还有些许海带。
这是家里所有能吃的东西,林宇一阵心酸,默默地开始忙碌起来。
曾几何时,父亲尚在人世,那时的饭菜虽不丰盛奢华,却吃穿不愁,一家人充满了欢声笑语。
可如今......
米没有、面没有、肉更没有。
事实上,跟随母亲改嫁,倒是能吃上高粱米和苞米。
继父家是山村人,家里有三亩田,不过都是山地,土壤并不好里面很多石头,只能种植高粱和苞米,产量还能相对高一些。可地本来就不多,加上产量低,家里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口,粮食自然不够吃。
所以,继父通常会给他们限制口粮,一人一顿最多吃一碗,多吃一口都要打骂!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母亲只能默不作声。
自从母亲和继父离婚回来,他们更是一粒米都没吃过,更别说白面和肉了。每天吃海鲜,虽然饿不死,但不能顶饭吃,这让他们母子三人看起来都有些干干瘦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明天必须弄些粮食和肉回来。”林宇心里打定主意。
日子这么过下去,总归不是办法,况且妹妹生着病,更需要营养。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
林宇将锅刷干净,将蚬子和螃蟹煮熟,然后盛在碗里端进屋,母亲依旧守着妹妹,时不时的给妹妹擦汗,班怒过此时妹妹的烧已经退了下来,她的精神也放松了下来。
“妈,吃点东西吧,烧退了,妹妹已经没事儿了。”林宇将煮好的蚬子和螃蟹放在了炕沿上,“妈,今天蟹虎鱼卖了不少钱,给妹妹买完药,还剩九块多呢。明天我想进城一趟,买一些米面油回来,接下来的日子,咱们不用挨饿了。”
“这么多?”王玉芬瞪大眼睛,看着儿子难以置信。
卖了十多块钱,那得掉多少条蟹虎鱼?
海边的蟹虎鱼本来就少,大的就更少见了,再加上蟹虎鱼非常狡猾,就是那些老渔民,也很难捕捉到,自己的儿子竟然搞了这么多?
十块钱,在这个年代的小县城,的确是
王玉芬眼神闪烁,忽然想到了什么,脸色一变,着急说道:“小宇,以后你可不许再钓鱼卖了,平日里自己家弄点鱼获吃,谁也不会说啥,可要是有人举报,就是投机倒把,可是要坐牢的。”
母亲的脸色一下就白了。
白天时候,因为两个孩子的事儿,一直处于迷迷糊糊的状态,根本没想到这一出,现在想来,心里一阵后怕,赶紧接着说道:“明天,妈就去大队,妈就不信,事情闹到大队去,你二叔二婶还能赖着咱家的地不还。等他们把地还回来,妈就种上粮食,日子虽然依旧会苦点,总不会让你和瑶瑶饿肚子。”
林宇当即说道:“妈,咱就抓几条鱼卖,算什么投机倒把?”
“现在国家已经开放了,虽然村里还有任务,但是完成任务后的鱼获,是允许拿出去卖的。再说了,村里人日子过的苦,一到落潮,谁家不去海边赶海?村里的鲁二婶,每天都挖蚬子和海肠出去卖,都一年时间了,也没见谁把她打成投机倒把。”
王玉芬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放心不下,“那也不行,人家是人家,咱是咱。她现在没出事儿,那是没人举报她。况且,她家有男人,是出海捕鱼的,每个月按量完成任务,剩下的可以拿出去卖,就算想把她打成投机倒把,人家也有说辞。”
“妈,你说的有道理,不过我有办法。大春哥是自己一个人出海吧,要是有人说咱投机倒把,咱就说是帮大春哥卖,以大春哥和咱们家的关系,一定不会说啥的。”
父亲曾经是村里最出色的渔夫,几乎每次出海,都是满载而归,提起父亲的捕鱼技术,村里没有人不羡慕的,自然有不少人想要拜父亲为师。
王大春,是父亲唯一的徒弟。
从父亲那里学了一手好的捕鱼技术,如今也是村里捕鱼的一把好手。父亲出事之后,他没少帮衬着他们,就是现在,每隔三五天也会送来一些吃用。
听到林宇的话,王玉芬的表情有所松动,沉默良久终于开口道:“这倒也是个办法,不过可得跟大春提前打好招呼。”
“放心吧妈,我会的。”林宇笑着答应。
“那......那就试一试吧。”母亲王玉芬叹了口气说道。
其实她心里明白,光靠那两块地,是支撑不起一个家的,不然的话,当初她也不至于带着孩子改嫁。不管儿子挣多挣少,至少可以让日子好过一些,不至于饿死。
说到底,是她这个当娘的没用,什么都不会,只能靠给别人织补渔网生活,自从孩子父亲去世,两个孩子都没吃过肉。
想到这儿,王玉芬鼻子一酸,眼泪就止不住在眼圈里打转。
林宇刚想安慰母亲,并让母亲吃点东西,就见院子里闪动着一抹灯光,紧接着二婶那尖锐声音传来,“嫂子在家吗?我是桂兰啊~!”
事实也正如林宇所想,林宇游进去之后,并没有任何发现,连只梭子蟹的影子都没看见。
林宇不敢在海中过多停留,直接就往回游。在海里游泳,是非常耗费体力的,海浪的迭起给去前行增加了极大地阻力,林宇游的又远,耗费了大量的体力,往回游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这让林宇不免内心有些担忧起来,他强压着内心,让自己保持镇定,他知道,这时候越是慌张,就越容易出事儿。
索性,头探出水面,可以保持呼吸顺畅,这样一来,就算游的慢一点,也不至于出事。
然而,就在此时却起浪了。
原本平静得海面,毫无征兆地开始微微颤抖起来。起初,只是远处的海平面上泛起了几缕不易察觉的涟漪,紧接着,那涟漪迅速地蔓延、扩大,相互交织、叠加。
在一转瞬之间,一排排海浪从天边汹涌奔腾而来,如同一群被激怒的白色骏马,嘶鸣着、呼啸着,扬起高高的水花,以排山倒海之势朝着岸边席卷而来。
只是一下,就把林宇给卷入了海里。
这可吓坏了二妮,她高声呼喊了一声,随后就开始不断努力的往外拽绳子。海浪很大,浪尖上还闪烁着耀眼的白沫,这海浪起的就诡异,让二妮怎么能不担心?
但是很快,林宇就在浪头上又冒出了脑袋,让她顿时松了一口气。
在二妮的帮助下,林宇很快就回到了岸边,他喘着粗气,这次下海消耗了大量的体力,现在想想刚刚的情景,不免心中有些后怕。
“你没事儿吧!”
林宇摇了摇头,“这浪起的奇怪,幸亏提前系了绳子,不然的话就危险了。”
“都说不让你去了,你偏不信,这下好了,差点就真出事儿了。”二妮有些生气,更多的是担心,幸亏林宇没事,不然的话她得哭死。
林宇笑了笑,“好了,我这不是没事儿吗?别生气了,有些起风了,这是要来白头浪的节奏,我们赶紧回去吧。”
白头浪是指在海浪的波峰处出现白色泡沫的海浪。
当海浪形成后,风在海面上持续吹拂,会使海浪的波峰破碎,海水中含有空气,当海浪破碎时,这些空气就会形成白色的泡沫,从而出现白头浪。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常年出海的渔民,在看到这个信号的时候,就会停止出海,以防被海浪吞噬。
果然,两人回去如果码头,几艘愚蠢在码头里随着海浪不停地摇晃,二叔和二婶固定好船站在码头上皱着眉,“这什么鬼天气,说变就变了,今天是出不了海了,咋办?”
“还能怎么办?一个小时前还风平浪静,现在一个又一个小浪花,过几个小时就得有一两米,这种天气肯定是不能出海的。接下来的三五天,甚至有可能一个星期,都得在家里呆着。”
二婶的眉头拧的跟麻花一样,没个好脸色。
出海捕鱼的人,没法出海就没有收入,等于坐吃山空。而且,这个月,他们家的任务还没完成呢,她心里能不急?
本来前几天,因为地被要回去,她心里就憋着气,此时心情就更不好了。
此时,迎面看到了林宇和二妮走过来,脸色一沉,“那不是林宇那个小兔崽子吗?这一看是从金沙滩那边回来,估计又是去挖蚬子去了。旁边那是二妮吧,怎么就爱和他勾搭在一起?”
“要说这二妮还真招人稀罕,过日子是一把好手,光是这长相,十里八村也算是出挑的。咱们家小海也不小了,要不撮合撮合?”
二叔一听,卷着旱烟的手停了一下,抬眼看着自己婆娘,“你想什么呢?二妮他妈能看上咱们家?你不知道,他们和老崔家的事儿?愣是管人家要三转一响,人家拿不出来,这婚事才完了。”
“啥?不是二妮不嫁?”
“她一个丫头,说不嫁能好使?是她妈觉得老崔家穷,怕闺女过去过苦日子,对外面又不好说,这才放出话来,说二妮不想嫁。咱家虽然有点家底,但是三转一响也拿不出来,你就不要想了。”
听到这话,二婶的脸上顿时不服气。
“要我说,事在人为。咱们家的条件,在整个村子里都是好的,二妮不嫁给我们家小海,还能嫁给那个小兔崽子不成?你等着,回头我就去二妮家说道说道去,万一要是成了呢!”
听到这话,二叔并不回话。
很快,林宇和二妮就走了过来,看到是二叔二婶,林宇就相当做没看见,拉着二妮就要离开。
“小兔崽子,我和你二叔在这,你没看见啊!连声招呼都不打!”刘桂兰没好气的扯着嗓子喊道。一旁的二叔也皱起了眉头,沉声说道:“小宇,可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一点礼貌都没有,你妈平时都是这么教你的?”
林宇停下脚步看了一眼,没好气的说道:“我妈怎么教我不用你管,我有没有礼貌也不关你事,别在我面前摆二叔二婶的谱。我爸出事儿后,你们没帮我们一点忙,还抢我们家地,跟你们没什么好说的。”
“你......”二叔被气的脸憋通红。
眼瞅着事情不对,一旁的二妮赶紧出声,“叔叔、婶子,他是刚刚赶海,什么都没弄着,心里有气,你们别 跟他一样的。我们还有事儿,就先走了哈。”
说完,二妮赶紧拉着林宇离开。
此时,刘桂兰越瞅二妮心里就越喜欢,忍不住说道:“二妮长得真是越来越好看了,不行,就算是她妈要三转一响,咱们也给她娶回来。这丫头,一看就旺夫,给咱儿子找这么好的媳妇儿,多花点钱也愿意。”
“可我怎么看着二妮对小宇有意思呢,你看两个人还拉着手。”二叔抽着烟说道。
“那咋了?他们家穷的都快揭不开锅了,就算二妮愿意,她妈能答应?等着瞧吧,二妮一定是我们家小海的。”二婶满脸得意。
此时,她心里更是赌着一口气。
二妮越喜欢林宇越好,把二妮抢过来,就算是报林宇那小兔崽子拿碗片威胁自己了。
林宇二人并不知道刘桂兰心中的想法,走出一段距离,二妮就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林宇,“你以后不能这么跟你二叔二婶说话。”
“那怎么说话?我说的又没错。”
“你傻呀,你这么跟他们说话,他们能不生气?你看你二叔刚刚那样,再说两句,估计就能动手,你说他要是打你,你还能打过他咋的?”
林宇这才明白,二妮是在担心他,连忙神色放缓了下来,“他也就欺负我现在还年龄小,体格弱,你等一年后,我看他还敢在我面前装逼。”
现在的林宇的确是太瘦小了,这都是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好在现在依旧是生长的年纪,一切都来得及,一年后他一定长得人高马大,看谁还敢欺负他。
此时,风越来越大,吹的道路两旁的杨树都直摇头。
“风越来越大了,赶紧回家吧,你妈这个时候肯定回家了,看见你不在家,肯定着急。”
二妮这才想起来,白头浪一起,父母不能出海捕鱼,肯定提前回家了,叫了一声,赶紧撒腿就遼,嘴里却喊着让林宇收笼时候叫她。
“你慢点,别摔了。”
看着二妮慌不择路的模样,林宇一阵想笑。
刘桂兰不紧不慢的进了屋。
目光随意一扫,便瞧见了林宇娘俩在吃蚬子,眼神中极快地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鄙夷,转瞬又恢复了常态,脸上堆满了看似亲切的笑容。
“哟,嫂子,这吃的啥呀?” 二婶明知故问,声音里却透着一股假惺惺的热乎劲儿。
没等回答,她便晃了晃手中的两条小鱼,接着说道:“你瞧,给你们带了鱼来。这鱼他二叔可是费了好大劲儿才弄到的,就剩下这两条,我自己都舍不得吃,这不,立马就给你们送来了。”
说着,二婶一屁股稳稳地在炕沿坐下,把鱼往王玉芬眼前一放,那两条鱼还没巴掌大小,按照渔民的规矩,这么大一点儿的鱼,就是捕到了也得扔回海里。
杀鸡取卵,渔猎大忌。
“二婶,那鱼你还是带回去吧,你们家的鱼我们可吃不起。”林宇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
母亲刚离婚回来那会儿,家里一丁点吃的都没有,为了不让两个孩子挨饿,母亲王玉芬就去他们家想借两斤苞米面,王玉芬都给跪下了,这苞米面也没借出来,还指着母亲王玉芬的鼻子一顿骂。
现在拿着两条鱼来献殷勤,明显是有事儿。
“这孩子,说的叫什么话?这蚬子能顶饱?都快要饭了,还嫌饭嗖!”刘桂兰没好气的说道。
“放心,要饭也要不到你家门口。”林宇冷冷说道。
王玉芬生怕打起来,她连忙说道:“小宇,不能跟你二婶这么说话,她是长辈。他二婶,这么晚了,你来是有事吧?有事就说事。”
刘桂兰看向王玉芬,没好气的说道:“还不是担心你们家吃不饱饭?说一千道一万,两个孩子也是林家的种,真能眼睁睁的看着?”
“你就别在家织鱼网了,那能挣几个钱?去他二叔船上帮忙,我们家管你们一家三口一顿饭。”
听到刘桂兰的话,王玉芬顿时有些心动。
毕竟,他们家现在吃饭都是问题,如果能让两个孩子饱饱的吃顿饭,她什么苦都愿意吃。
王玉芬刚要同意,林宇则冷哼一声,接着说道:“不去,我妈又不是免费的劳动力。就算是学徒,每个月还有工钱拿呢。你们家可真能算计,便宜都让你们占了,我说怎么好心送两条鱼了来。”
刘桂兰一听,立即反嘴说道:“小兔崽子,你不要不知好歹。现在你们还可以吃点蚬子螃蟹充饥,等到了冬天,海面都结冰,你们就得饿死。”
林宇顿时冷笑,“你放心,就算是要饭,也要不到你们家门口。而且,有我在,我妈和瑶瑶绝对饿不着。还有别的事儿吗?如果没有,就赶紧回去吧,我们家不欢迎你。”
“另外,两天后,我要去收我们家地。地里不管你种的什么,在这两天时间里赶紧收拾了,如果我去收地,看见里面还有东西,就别怪我不客气,我可不像我妈那么好说话。”
刘桂兰一怔,旋即气的浑身发抖,扯着嗓门喊道:“反了你了,小兔崽子,地我就不还,我看你能怎么的!毛都没长齐,还反了天了。”
说着,刘桂兰抬起屁股,狠狠地瞪了一眼,气冲冲的摔门离去,那扇破旧的门被摔得 “哐当” 一声,仿佛都要散了架。
眼见如此,王玉芬顿时着急,想要追出去,却听林宇开口说道:“妈,你别去,你要是去他们家船上,还不得把你当奴隶使唤?村里不是没有年轻力壮的,他们要是能找到工,至于屁颠屁颠的跑咱家来?谁都知道,他家心黑。”
王玉芬叹了口气,说道:“傻孩子,要是能让你们吃顿饱饭,妈就是累点也愿意。你二婶说的没错,现在天气还好,一旦到了冬天,日子可怎么过?”
看到母亲更忧心忡忡,林宇也思索起来。
一旦到了寒冬腊月,海岸线就会结冰,许多海洋生物都躲进了深海或者温暖的海底洞穴中,以躲避严寒。浅海区域的贝类、螃蟹、鱼虾等数量锐减,原本在温暖季节随处可见的蚬子,此时也深埋在泥沙之下,踪迹难寻,到时候,想要填饱肚子就更加困难了。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因为母亲离婚,继父一家不允许他们带走一针一线,他们现在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更别说御寒的东西了。一旦到了三九天,就凭他们身上的衣服,一定会被活活冻死。
无论是粮食,还是衣物都应该早早的准备。不过要弄到这些可不容易,因为即便现如今国家经济开始转型,很多东西都已经自由买卖,可像粮、油、布以及一些紧俏物品,依旧需要有票才行。
粮食还好说,周边有很多山村,只要有钱到哪里都能买上一些粮食,可布和油就难了,想要弄到票,就得铤而走险。
林宇思索了片刻,心中已经有了主意,安慰母亲王玉芬说道:“妈,你放心吧,有我在,不会让你和妹妹挨饿受冻的。”
王玉芬还想说什么,这时候妹妹林瑶醒了,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喊妈妈,吵着要吃东西。这让王玉芬喜极而泣,已经知道要吃的,病就好一半了。
林宇赶紧挑了一个最大最肥的螃蟹,熟练的扒开壳递了过去。
林瑶却看了一眼,搂住王玉芬的脖子,闹起了情绪:“又是螃蟹,我不想吃螃蟹。
“不想吃螃蟹,那不吃螃蟹,我们吃蚬子怎么样?妈给你扒蚬子吃!”王玉芬一边扒蚬子,一边安慰,可瑶瑶依旧吵着不想吃。
这也难怪,从王玉芬离婚带着两个孩子回来,就一直吃蚬子和螃蟹,就算再好吃的东西天天吃,也要吃吐了。
小家伙现在生着病,吵着嚷着闹情绪,根本就不听哄,没一会儿的功夫就哇哇大哭起来,闹的王玉芬心情更加糟糕了,孩子生病又不能打,只能强忍着怒火耐心哄着。
“瑶瑶听话,今天就吃螃蟹和蚬子,明天哥弄白面回来,给你做白面馒头吃。”
“白面馒头?”林瑶瞬间止住了哭声,回头看向林宇,抹了一把泪水说道:“真的?哥不许骗人。”
看着小家伙眼泪吧差的样子,林宇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瓜,“放心,哥不骗人,哥要是骗人,就晚上被大灰狼叼走。”
林瑶兴奋的直拍手,“太好了,明天能吃到白面馒头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