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载着稻米的商船,船工们的号子声里,不再有糖霜的黏腻,而是带着河水的清冽。
“该走了。”
他轻声说,“下一个‘癸酉年冬月’,还有新的故事等着我们。”
林雨点头,将最后一只银镯放入墓碑前的陶罐。
镯身的刻痕已经完全褪去,只剩下光滑的表面,倒映着京城的天空——那里不再有糖雾,只有几朵淡淡的云,像极了母亲当年给她讲睡前故事时,鬓角沾着的棉花。
甜煞的故事,终究会被岁月酿成苦糖,沉淀在运河的河底。
但林雨知道,只要人间还有对甜蜜的贪念,就会有新的甜煞滋生。
而她和苏明修,会带着那些童女的魂魄,继续走在祛煞的路上,让每个冬月的雪,都能干干净净地落下,不再沾着糖霜的血。
第五章 糖罐迷踪五年后,江南小镇青河镇的糖霜突然泛滥成灾。
林雨捏着手中的信笺,墨迹在月光下泛着糖晶的微光:“镇中井水一夜变甜,饮者腹中生糖虫,七窍流蜜而亡。”
信末盖着龙虎山的火漆印,却在右下角多出个糖罐形状的暗纹——那是苏明修独有的标记。
“又到癸酉年冬月了。”
苏明修站在檐下,道袍上的云纹已褪成浅灰,腰间挂着的不再是玄阴鱼符,而是串着三十六颗冰糖的念珠,“青河镇的甜水案,与当年古村如出一辙。”
运河的雪水尚未解冻,两人已雇船南下。
船行至镇江段时,林雨在舱底发现半块碎瓷片,釉色与当年紫禁城地宫的糖罐相同,碎片上刻着“苏记糖坊”的字样——正是苏敬之三百年前的商号。
青河镇的石板路结着层薄冰,却泛着不合时宜的甜腻。
村口老槐树下,穿红棉袄的小女孩正舔着糖葫芦,糖衣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斑,可她的影子却分成了两截,脚踝处缠着透明的糖丝。
“姐姐买糖吗?”
女孩举起糖葫芦,签子上刻着“美人饴”的篆字,“吃了能梦见死去的娘亲哦。”
林雨的银镯早已摘下,可腕间仍有灼痛。
她看见女孩袖口露出的银镯,内侧刻着“癸酉年冬月”,与母亲那只一模一样。
苏明修突然按住她的手,低声道:“镇中土地庙供着的,不是土地公,是糖做的灶王像。”
土地庙的烛火在糖雾中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