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迷茫和挣扎,“难道就只能像这样,被强大的力量裹挟着,身不由己地向前走吗?”
郭嘉看了他一眼,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怎么?
书生意气,还想改变这乱世?”
李源被说中了心事,脸上一红,但还是鼓起勇气道:“晚生不敢妄言改变天下。
只是觉得,若天下人都像蝼蚁般苟活,任由豺狼宰割,那这读书所学,又有何用?
孔孟之道,圣人之学,难道就是教我们在乱世中明哲保身,坐视苍生受苦吗?”
他的话语恳切,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激情。
郭嘉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语气意味深长:“年轻人,你的想法很……纯粹。
纯粹的东西,往往很脆弱,但也……很珍贵。
孔孟之道,圣人之学,本是治国安邦之策,是用来匡扶社稷,教化万民的。
只是,如今这世道,庙堂之上,早已污浊不堪,大道不行,圣人之学也被束之高阁,甚至被歪曲利用。
你空有一腔抱负,又能做什么呢?”
“难道……就只能放弃吗?”
李源的声音有些颤抖。
“放弃?”
郭嘉笑了,笑声中带着一丝嘲讽,“谈何容易。
身在局中,身不由己。
除非,你有力挽狂澜的实力,或者……有看破红尘的觉悟。”
他站起身,走到破庙门口,望着外面漆黑的夜色和远处隐约传来的风声。
“这乱世,就像一场大火。
有人想做那扑火的飞蛾,有人想做那趁火打劫的豺狼,也有人想做那隔岸观火的隐士。
你呢?
你想做什么?”
郭嘉的问题,如同重锤,敲击在李源的心头。
扑火的飞蛾?
他不是没有过这样的念头,刚才的冲动便是证明。
但结果呢?
差点丢了性命。
趁火打劫的豺狼?
他做不到。
他做不到像那些黄巾贼一样去烧杀抢掠,更做不到像那些贪婪的官吏一样去压榨百姓。
隔岸观火的隐士?
他曾经想过,但现在,他做不到。
母亲的惨死,妹妹的惊恐,路上所见的无尽苦难,像烙印一样刻在他的心里。
他已经无法再心安理得地躲进山林,过着自己所谓的“清静”日子。
那么,他还能做什么?
看着李源陷入沉思的样子,郭嘉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他走到李源面前,拍了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