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于处理高危野生动物事件。
他们带来了大口径狙击步枪(如79/85式狙击步枪)、热成像仪、大功率麻醉枪、高强度的捕兽网以及配套的无人机侦查系统。
作战指挥部设在村公所。
墙上挂满了雨裂谷周边的高清卫星地图和地形图。
老杨将几个月来收集的所有痕迹数据——足迹照片(大小、深度、步幅)、抓痕分析、毛发DNA检测结果(确认是金钱豹)、袭击模式(时间、地点、手段)——进行了系统汇总。
“目标:成年雄性花豹,体型巨大,估计体重在70-80公斤,经验老道,攻击性强,极度狡猾,具有极强的反侦查和伏击意识。
初步判断,其核心活动区域在村后‘野猪箐’至‘断魂崖’一带的原始次生林,这片区域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溶洞密布,植被极其茂密。”
老杨指着地图上被红线圈出的核心区域。
“它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是我们的主场,更是它的主场。”
老枪吴的声音低沉而冷静,“硬闯不行,得让它自己走出来。”
策略确定:监控、设饵、远狙。
立体监控: 无人机携带高清和热成像镜头,在核心区域上空进行规律性巡航扫描,建立花豹的活动热力图。
同时在几条关键的兽径和可能的水源点,秘密安装了一批太阳能供电、带4G传输的高清红外触发相机,24小时监控。
精准设饵: 不再使用简单的捕兽夹或诱捕笼。
在无人机和相机监控确认相对安全的区域(通常是花豹活动区域的边缘或它曾成功捕猎的地点),放置经过特殊处理的诱饵——用铁丝牢牢固定、涂抹了特殊信息素(模拟发情期雌豹或受伤猎物气味)的新鲜山羊肉或鹿肉。
诱饵点精心选择在相对开阔、利于远程观察和射击的位置。
诱饵周围不设任何物理陷阱,避免打草惊蛇。
耐心守候与雷霆一击: 特勤队员和狙击手(老枪吴亲自担任主射手)在诱饵点周围500-800米外、处于上风口的制高点,利用伪装网和自然地形建立隐蔽观察/狙击点。
配备高倍率狙击镜、激光测距仪和热成像观察仪。
一旦花豹被诱饵吸引现身,并在安全距离外确认其位置和姿态,由老枪吴在最佳时机进行远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