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要扑上去。
警员死死拉住了他。
周慧的哭嚎声穿透墙壁,充满了无尽的绝望。
第五章:松林夜雨与蠕动的信号天空阴沉得如同倒扣的墨汁缸,闷雷在厚重的云层里滚动。
当李振国驾驶着警车,带领着车队冲破雨幕,驶上通往康宁中心后山松树林的盘山公路时,一场酝酿已久的暴雨终于倾盆而下。
豆大的雨点疯狂地砸在车顶和挡风玻璃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雨刮器开到最大档也几乎无法看清前方的路。
车灯在浓密的水帘中只能勉强撕开两道昏黄的光柱,映照着两旁在狂风中疯狂摇摆、如同鬼影幢幢的松林。
李振国死死握着方向盘,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手背上的青筋如同虬结的树根般暴起。
副驾上的陈默不断通过电台指挥调度增援和法医。
后座的技术员小赵抱着平板电脑,屏幕上是那组诡异符号∞⃒⧖的动态图谱——出发前,李振国坚持将符号数据实时传输链接着。
车在泥泞中艰难前行,每一次颠簸都像碾过人的心脏。
“李老师!
陈队!”
小赵突然发出一声变了调的惊呼,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格外尖锐,“信号!
符号图谱有动态变化!”
李振国一脚急刹,车轮在泥水里打滑,险险停住。
陈默猛地回头。
只见平板屏幕上,原本只是静态展示的、由符号叠加成的蝶形图案,此刻正如同活物般缓慢地旋转起来!
蝶翼的边缘,荡漾开一圈圈细微的、如同水波涟漪般的波动!
这波动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有规律的韵律感!
“这……这不像是预设的程序动画!”
小赵手指飞快地在屏幕上操作,调出对比数据,“波形特征……与我们在林小雨日记本最新发现的隐藏页里扫描到的、那种极其微弱复杂的背景波形……完全吻合!
这是……这是实时生物电信号的特征!”
“实时信号?!”
陈默的瞳孔骤然收缩,立刻抓起旁边陆坤那本实验记录的复印件,不顾颠簸,借着车内灯光疯狂翻找。
终于,在记录尾页一个极其不起眼的角落,一行用铅笔写的蝇头小字映入眼帘:“受体需植入纳米级生物信号源(β型),位于枕骨大孔侧上方2cm,深度1.5cm,用于实时监控及……最终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