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卫大爷见状,喊住她。
“小许小许,别急着走。”
“怎么了?大爷。”
“我这有一辆三蹦子,你要不要用?”
门岗角落里停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我在废品站捡回来的,我儿子把它给修好了,让我每天骑着车来站岗,我瞧着你带着这么多货也不方便,你要不嫌弃,就先拿去用。”
许书心中惊喜,不愧她给大爷买了两天的肉包子。
“大爷,多少钱,我跟你租。”
大爷罢罢手:“要什么钱……”
“大爷,我要用半个月的,你要是不租给我,我都不好意思用了。”
听到许书说要用这么长的时间,大爷便盘算了起来,随后比了三个手指头。
“那就三块钱。”
“行。”
许书爽快的付了三块钱租金给大爷,又甜甜的说了几句好话,大爷被哄得哈哈笑。
自行车驮了两袋,剩下三袋放在三轮车上,由何小平骑着跟在许书后面。
许书担心何小平踩不动三轮,会跟不上速度,却没想到何小平嘿咻嘿咻踩得很起劲。
何小平从小帮着干农活,养了一身力气,这两天吃了肉,身体也养了一些回来,他感觉再多两麻袋衣服都能踩得动。
许书每次都是早早地来,又早早的走,几乎完美避开了纺织厂的上班高峰期。
今天许书没去行政单位家属楼,而是选择了工厂职工家属楼附近。
三轮车上铺几个麻布袋,每个款式的衣服都摆一件出来。
没一会儿就有人提着菜篮子好奇的上来问。
许书积极推销。
“哎呦,小同志你这不是投机倒把吗?”
许书把衣服放下,耐着性子给大娘科普。
“大娘,现在国家改革开放了,这不算投机倒把了,咱们老百姓都可以正经做生意挣钱嘞。”
大娘一脸不相信的表情。
许书指着远处的粉面摊子。
“你看,大家都在正经做生意哩,只要不是坑蒙拐骗,都不会抓的了。”
大娘看了看,拿起衣服挑了挑,又放下。
“你这个体户,能赚到钱吗?”
许书看着大娘,眼眸深了几分,依旧耐心的回答:“就赚个温饱而已,大娘,您喜欢哪一件?想要什么颜色的?”
大娘随便指了一件毛衣:“这件多少钱?”
“30块。”
“哎呦,这也太贵了,不要不要,你这衣服还不如供销社的好,投机倒把,我可不敢买。”
说着说着,嫌弃的把衣服一丢,挎着菜篮子走了。
何小平凑过来,担忧的小声的问:“许姐姐,咱们真的是投机倒把吗?”
很小的时候,他跟着娘去看过村里的批斗大会,那些搞投机倒把的都被抓起来了,还有好多下放到村里改造的。
许书:“不是,我们要相信国家,国家提倡个体经济,我们这是个体户正经做生意,不会被扣上投机倒把的罪名,放心吧,那个大娘只是不懂政策。”
“不过,下次遇到这种人,我们不能跟他们透露太多信息,知道吗?”
防人之心不可无,许书上一世见识太多因为利益眼红嫉妒而互相厮杀的。
何小平重重的点头,他在一旁默默地把每一件衣服的价格都记下来,学习许书是怎么跟大家介绍衣服的,又是怎么嘴甜夸奖的。
出来买菜的人多了起来,逐渐的来想买衣服的客人也多了,许书一个人忙不过来,何小平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才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上前。
“婶婶,这条喇叭裤要16……”
许书微笑着看了何小平一眼,声音虽然小,但总归走出了第一步,不错。